|
共享風潮來襲,共享雨傘能行嗎?共享風潮來襲,共享雨傘能行嗎?共享雨傘存有不少爭議,但還是有創業者認為這是有值價的行業而全力投資,主要的三大原因包括:①共享經濟大火成為機遇;②中國共享雨傘用戶規模大;③押金、租金、傘面廣告等豐富的盈利前景。 iMedia Research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共享雨傘用戶規模為130萬人,預計到2017年中國共享雨傘用戶規模將突破400萬,增長率為269.2%。共享e傘的創始人趙書平認為,共享雨傘每年的市場規模高達200億。 隨著市面上的共享雨傘數量越來越多,不少過去不太感興趣的人也主動來尋求合作。有些原來不太理解共享雨傘的商戶,現在都主動要求——能不能把你們的雨傘引入到我們這里來?有樁模式下,每一個物理網點都是稀缺資源,一旦共享雨傘在某個場景投放,就有了排他性,這些資源將來會成為競爭優勢。 共享雨傘關鍵投放在沿海城市,陣雨說來就來,傘還是很實用的。早期機器擺在地鐵站里,人流量多,需要量很大。地鐵站也有他們的痛點,也想提升服務,比如說下雨天,乘客想借傘,還要先寫押金條,要有專門的人員服務,可是下雨天往往是乘務員最忙的時候,共享雨傘為雙方減少了很多麻煩。 不用專門下載APP,直接在微信、支付寶上就可以借。從現在數據來看,都不夠用的,因為是雨傘和太陽傘兩用,使用頻次很可觀,一把傘一個月使用個七八次,兩個月成本就回來了。以后還可以在上邊打廣告,添加簡單的場景。 共享雨傘的租金是共享雨傘企業的關鍵收入源。雖然共享雨傘的經營模式與共享單車相差無異,都是以押金+收費的模式運營。 共享雨傘的盈利模式為押金、租金、廣告和跨界合作。哪種模式更合適這個行業,還要等共享雨傘企業經過市場驗證后才能下定結論。 給大家講一下共享雨傘有哪些盈利模式吧。 共享雨傘合作選用有樁設備模式投放在公園、商場、景區、購物中心等場景,除了租金之外,租賃設備和傘面上的廣告投放成為其重要的盈利來源。設備的左、右、前、上四面均可作為廣告載體。LED顯示屏植入滾動廣告,帶來龐大的廣告力量。 其次,可根據后臺成立大數據雨傘投放監測系統,將會出具大數據分析,針對廣告合作企業制定相應的企業咨詢服務和營銷服務以及提供精準APP廣告直推服務,廣告商可根據覆蓋地域挑選投放。 在投入拓展前期,盈利不會作為關鍵目標,一旦拓展開市場,相應的盈利方式和策略就會成為關鍵思考的問題。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其價值不僅在于其可以解決的需要市場, 更在于它可能結合的資源。 |